实验室简介

智能机电与动态系统实验室成立于2010年,属于智能仪器与精度保障技术研究团队,围绕动态系统, 进行测试、分析及控制相关研究,紧盯国家重大需求,着眼于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方向包括磁流变材料阻尼器的结构设计及减振性能研究、基于多目立体视觉的三维重建以及将机器视觉与振动测试相结合的研究、能量收集理论及技术应用研究和模态分析中的动态测试误差理论的研究。

智能吸能减振技术

1.成果简介
既能进行刚度可调,也能实现阻尼可调的智能吸能减振技术是半主动吸减技术的发展方向。半主动吸振技术是目前最有工程开发能力的减振技术,既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又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合肥工业大学邓华夏研究团队基于磁流变材料这一智能材料,发明和开发了一系列如频率可调式吸振器,阻尼和刚度可调式隔振器和阻尼器,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是国内唯数不多的具备系统地根据不同工况,不同工装,不同行程进行减振器 件设计,制造,开发,电控能力的团队。能够实现振动控制的全自动化实现。

捕获
2.成功应用
成功实现某潜艇浮筏的半主动隔振吸振联合控制减振。高速列车悬挂系统的减振,提高高速列车的临界速度达到10%。成功运用于车辆座椅的减振。冲击衰减率能够达到49%,振动加速度均方根能够减少67%,振动加权加速度减少69% 能够有效地应对如工况变化,冲击载荷,随机载荷作用下的机械结构。
3.应用前景
提出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能够实现振动参数,如阻尼,刚度的快速调节,相比传统阻尼器参数不可变的特点,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变工况,冲击,随机等情况,具有稳定性高,响应速度快,减振效果好等优点。能广泛应用于如,水面艇船,车辆,飞机等部件的减振与降噪。


视觉测振技术

1.成果简介
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开发了视觉振动测试技术。该技术无需在结构表面附加传感器,也没有传输线的限制。因此无附加质量误差,也无需大型阵列传感器布置。己经成功实现了正弦运动,随机运动的高精度重建。能够实现转子系统的三维振动测试,更好地进行不平衡质量的评定。并且进行部件的模态分析,包括局部模态的分析。该技术能有效解决如柔性结构,大型结构,运动部件等的振动测试精度低,操作繁琐等问题,实现振动结构的时域,频域和模态的振动非接触式测试。
捕获1
2.应用前景
测量范围由毫米量级至数米,测量分辩率最高可达10微米左右。视觉振动测试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大型结构,对传感器质量敏感的柔性结构或不方便安装传感器部件时的振动测试。如航空发动机进行试车时的表面振动测试,飞行状态下飞行器的机翼振动测试,桥梁等大型结构的振动的测试,实现模态分析,为故障诊断等提供数据支持。

能量回收技术

1.成果简介
利用压电聚合物,实现了振动能量的回收技术。该技术为柔性可变结构,可以根据机构的外形的特点进行调节,充分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该技术己经能够成功实现100盏LED灯的供电,功率达到了6瓦以上。能量回收技术能够有效地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1
2.应用前景
无人设备或装置的供电,偏远地区(如海岛)的传感器或小型电子设备的能量提代。振动较巨烈的条件下的能量回收,解决电子设备的供电问题。

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智能机电与动态系统实验室
联系人:邓华夏 张进
电话:18355159725
邮箱:hxdeng@hfut.edu.cn and zhangjin@hfut.edu.cn